林正修2015/1/26[原文經刪修後登載在新新聞雜誌】
去年底國民黨大敗之後,立法院把政黨補助的門檻3.5%,讓小黨突圍的門檻貌似降下了一些.接下朝野就會協商立委席次倍增,同時下調不分區席次的限制.如果再加上兩黨應許投票年齡下調到18歲的修憲項目,這些程序必須半年內走完,明年一月才能如期產生新選制的國會.
但2016的憲改與國會選舉真如社會各界所期待,可以帶來公民參政的空間與兩岸的清楚定位嗎?未來這半年修改憲法的超級任務,必須依賴國民兩黨在立院的協作,而雙方在共謀之外必定還有自己的盤算.對蔡英文來說,中華民國憲法這套厚重的衣服,這次不但要修,還要讓自己換穿登台.對朱立倫而言,明年初立委一役必須讓國民黨止敗,三月總統大選才能維持兩黨對決的均勢.所以陳義過高的理想大概都不會被考慮,但在兩大黨窮於面對兩次連續選舉的佈署中,的確給予新興力量一些發揮的空間.
閱讀全文:好男好女的新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