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修20150309原文經刪修後登載在新新聞雜誌】

柴靜的穹頂之下引起熱議,引來數億人觀看卻在兩會前被噤聲下架中國總理李克強去年底誓言要以鐵腕治汙染,但3/8婦女節時呼應柴靜主張的婦女卻全數被警察帶走拘留

香港資深的評論家練乙錚認為,柴靜可能會是另一個魏京生,在高層權鬥之後被丟棄或鎮壓這個善意的提醒,要求觀察者必須把柴靜的行動放到中國現實的政治脈絡中來看待但把魏京生的時代與當下對比,本身就可以看出中國這三十年來的重大變化柴靜開場時說她是一個霧霾當事人」,但看來她還不準備下場搞政治,更不像民運人士,準備當個對抗體制的殉道者

如果我們暫時跳開環境論者對霧霾的關注,檢視柴靜這番大膽的演出,或許能看出一些中國正在發生的變化

首先是素人出場的風險計算

作為主事者與報導人,柴靜用自己的錢與人脈,組織了這個活動即使無法確知事前她與當局是否有默契,但選擇這個題目與時機,柴靜有她的單純與世故參與的團隊成員中,有的本來就是環境議題長期的倡議者,但也有跨域合作的專業人士對他們來說,參與穹頂之下」,不只是公益行為,而是一項市場決定,有一定的風險,但也有對回報的期待這樣的風險計算,對許多在中共體制內生存的個人都曾經面對,但柴靜的邀集,使這個風險得以分攤,不但變得明確而且降低許多

客觀地說,柴靜和其團隊拉出了一條流水線,把上游的倡議團體,中游的行業好手與下游的表現平台整合起來,在中南海權鬥的政治隙縫中,讓議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能見度名流未必以政治為職志,但名流也好公義的名聲,路見不平也許就可拔刀相助,這不只是微博式圍觀,而是揪團下場主演

以往名人支持異議,往往付出個人的事業為代價,如伊能靜對南都與小販夏俊峰一家的聲援但中國時至今日,再怎麼維穩,社會還是得有名流,而且不限檯面上的明星或大V作家名流若體認到自己有著行業之外的話語權,體制鎮壓的成本將大大增高離開央視兩年的柴靜,既是媒體名流也是環境運動的素人,她結合兩者的優勢與未斷的體制連結,創造了一個跨界突破的新模式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即使穹頂往後仍被屏蔽,但參與其中的人已經穩賺不賠了

其次是穹頂特殊的文本與格式

習上台之後,一手反腐,一手鎮壓公民社會也未曾手軟穹頂之巧,就在於霧霾問題夠沉重讓當局無法迴避,但片中質問體制仍有底線,有個橋段還刻意呼應習的反腐與改革的主軸面對這樣知輕重的文本,中南海內一定有人因此暴跳如雷,但也一定有人樂於把此片當成改革的催化劑中國是一鍋沸鼎,柴靜卻在如穹頂般的鍋蓋上打了個小洞

柴靜的演出格式是TED的中國加長版,片中她有許多引起共鳴的金句,如我不是多怕死,我是不想這麼活」,又如空氣中是錢的味道」。開場與結尾中,她作為媽媽的深情表白勝過任何黨式宣傳柴靜常民式的語言是中國宏大敘事的對立面,中國言論市場中,不乏機警的酸語與教忠教孝的條目。但有溫度的直言還真是稀缺,柴靜的演出可謂上乘之作

全片中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柴靜親自走訪的場景,而是對大量數據的引用中國學者馮啟娜說數據不只是柴靜最困難的博弈,而且也是一種改變社會的訴求某個程度來說,柴靜對數字的使用將會成為未來倡議者的技術門檻,而善用數字也將成為公民監督政府的必備工具

百多分鐘的獨角戲看似很長,但能講清楚的主題其實有限柴靜對於英美治霾經驗的引用與私營化的主張,在網上引發很多反對的議論的確作為環境深度報導,穹頂的政策結論水平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但此片的格式(不是柴靜的個人風格),遠比她的立論有啟發性柴靜的政治敏感度與決心,也比她的環保專業更值得關注媒體觀察者陶舜說穹頂是自媒的登峰之作,足以讓中國的大媒體慚愧,但檢證倡議的成果不只是在文本與個人表現,更在於社會的呼應與現實的改變

三是此模式的可複製性

穹頂之後,中國有志於自媒者應該看到其中的機會與基本要求即使政治審查仍在,議題的空隙卻從來沒有消失過,但必須對政治高度敏感,並且還要跨域整合才能有所突破自媒的原意是有別於體制性傾向的媒體,絕非一人隨興之作

如果能比照穹頂,該有人探討中國足球為什麼總是踢不好為何中國的醫院收入藥品佔其中一半,是世界水平的三倍多有餘為何中國有近五千萬的空置房屋,受薪階層幾乎買不起房為何農村有大量留宿的小學生,都市農民工的子弟卻在學校中備受歧視

中國不缺值得關注的重大議題與關注者,但卻缺乏倡議團體與社會名流的聯手出擊每個問題深挖下去,都無法迴避結構性的不合理,卻不必事先高舉推翻體制的政治綱領傳統上共產黨的體制是個大鍋蓋,面對矛盾是能壓則壓但眼下的中國正面臨經濟下行的局面,諸多困難不可能用以往粗放的方式擺平在穹頂一般的鍋蓋上多開幾個洞也許難看,卻能夠避免整鍋都炸開

身處沸鼎的習李,即使不能抽掉釜底的薪柴,至少也該對穹頂式的減壓心懷感激有些民運人士認為柴靜改良的論述有呼應體制維穩之嫌對於這樣的批評,容我用個穿越的比喻來說,如果滿清末年,有個洋務運動報人願意離開朝廷,報導中國公衛落後對民族幼苗的戕害,海內外的革命黨人高興都還來不及,何來維穩之譏

回到霧霾的主線,也有三個指標值得後續觀察2013年公佈的大氣十條中國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畫)」,看似對仗工整,但能否貫徹執法油媒壟斷的國企體制改革能否推動柴靜的個人處境也值得持續關注

去年底中美在APEC發表減排的共同聲明,說明中國的汙染治理有其大國博弈的向度而中國後進發展的位階與中共專政的體制,也都使中國的環境改革更為困難體制改革,產業轉型與環境治理互為困局,而召喚公民參與監督是唯一的出路

柴靜要大家關心周邊環境,要政府開放數字,要殭屍產業退場,要求官員說話算話

穹頂其實是一篇欲言又止的政改宣言,只是選了空氣與呼吸的主題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