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18事件84年後的第二天,日本參議院通過自衛隊解禁法案,讓日本在”存立危機事態”下,可以在海外行使武力.消息傳回台灣,李登輝肯定安倍,並認為”對台灣是好的”,也不少台派覺得此舉讓台灣面對中國的壓力時多了一個強大幫手.但如果李老先生的判斷是對的,那永田町前面夜宿三個多月抗爭的民眾與學生就是徒然的.台灣綠黨明確支持和平反戰的訴求,但網上留言卻意見兩端,一般說來獨派贊成安倍,左派撐學運,雙方各抒己見卻未見交集,一時之間,有點尷尬.
日本綠黨參與反安保之抗爭資料來源:台灣綠黨臉書
對岸旅日的評論家劉檸分析日本今年來右傾化的傾向,他認為中日兩國目前的最大的問題是:知日的言論不見容於中國,而友中的意見,在日本也備受壓制,能理解對方的人在各自的社會中都處於相當惡劣的輿論狀態下.
這次自衛隊相關修法就是在美國默許下,日本主流民意支持的結果.而當前中國也是一個國族情緒當道的社會,中日兩國在經濟上無法脫離對方,但在地緣政治上卻對立日深,輕則互消抵銷國力與發展機遇,重則引發區域安全危機.
安倍在2012年再次競選時,向選民訴求說,日本是”亞洲唯一不向中國低頭的國家!”.壯哉此言,頗有豐臣秀吉當年征韓的氣魄.但今日的東亞已非明朝秩序下的朝貢體制,一個讓亞洲人難堪的事實是:大家都得聽美國的.安倍不想講出來的下半句可能是:”未來(即使不是現在)亞洲唯一有可能挑戰美國的國家,就是中國”.長期而言,日本即使不必在北京與華盛頓之間做出選擇,也不可能和一個經濟上緊密互補的強鄰無限制緊張下去.
2013年安倍視察自衛隊在教練機座艙留影
習近平與安倍兩個領導人都想從國族動員中結算獲利,看似集大權於一身的習,在國族情緒的裹脅下,其實更難處理突發性的衝突事件,尤其是對日關係.
今天最應該警醒這段歷史的國家,不是曾經侵略他國的日本,而是受害意識高漲與國族情緒噴發的中國.世局中的鉅變往往不是深謀遠慮的結果,而是一連串的意外與偏鋒操作所造成.
戰後東亞國家之間憎恨與疑懼,讓美國成為此區域不可或需的仲裁者.幾個鳥糞比人多的小島,就可以讓中日劍拔弩張,大洋彼岸的美國何樂而不為?日本的有識之士,最怕日本成為兩次歐戰中的英法,一旦與中國發生衝突,必定相持纏鬥,屆時美國再收拾殘局,主導局勢.釣魚台爭議如此,慰安婦追索的正義如此,台海的定位亦如此,對抗的雙方如二人轉般沒完沒了,而且更無奈的是這戲要繼續唱下去,因為看戲的老闆還不想走人.
如果真心要避免戰爭,避免怨恨與誤解成為下一場災難的源頭,亞洲各國的進步力量就要需聯手揭露國族主義與軍火掮客的合謀,亞洲的和平不在右翼的利益結盟,而在左翼的團結,這個團結的基礎則需要全新的歷史視野.
無獨有偶,對岸的劉仲敬也認為中國當前的困境,在於把原本應該邦聯尺度的政治體(諸夏體制),硬擠進民族國家的定式中.他從國際均勢來重新爬梳中國近現代史的演變,對約法,北伐與中日戰爭都有全新的理解,而這些歷史的資材都是解國族之毒的良藥,民智開放且平衡於中日兩端的台灣理應最能受益.
野百合運動是個改良主義的產物,野百合世代在信念上的不徹底與過於世故,是台灣國際視野孤立的一部分根源.一群都已經年近半百的中年學者,還貌似孺慕之情地依偎八,九十歲的老者身邊,台灣的新政治還會有戲嗎?
野百合25周年李登輝與范雲互相肯定資料來源:風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