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修20160301[原文經刪修後登載在新新聞雜誌]
朝鮮在試爆氫彈後又發射火箭,美韓高度戒備,美軍欲以優勢武力斬首金正恩的傳言不脛而走.中國外長王毅主張”安理會通過新決議,讓朝鮮付出代價”.美國最新出爐的方案中,與朝方合作的中資也將在制裁範圍內.從中國區域發展的長期利益來說,歹戲拖棚的朝核讓中國東北的長吉圖開發幾成泡影.

朝核與長吉圖示意圖子來源: http://bbs.tiexue.net/post2_10788461_1.html
而上海亞太研究院的于迎麗博士在鳳凰衛視受訪時卻說“美國若打朝鮮,我們就不排除武力解決台灣問題”.此言一出,引來各方撻伐.對岸資深媒體人朴抱一說”美國人教訓村裡流氓,你就打自己兄弟?”也有人說她觸犯煽動罪或反分裂法,破壞台海和平.最後,于迎麗的視頻被中共宣傳部門下架.
但就像心理分析所言,壓力之下不經意的失誤往往都有深意.這位上海學者的出格言論,其實反映了北京心中真實的地緣圖像與焦慮.
在北京的心中,台灣當然是與美日韓站在一邊的勢力,所謂同胞一家親,只能當成統戰的修辭.而在東北亞諸國中,連中共的喉舌環球日報都直稱朝鮮”是區域內最弱的國家,有沒有核武,都不會改變這一事實”.北京認為朝鮮和外界”錯把自己當成一個大國”.但只要美日韓放棄顛覆朝鮮,”朝鮮也應反過來安心做個和平小國”.至於中國,”主導不了東北亞局勢的發展方向”(環球日報 2013 朝核,中国须不怯懦不幻想不急躁)
而在于迎麗的心中,中國的周邊安全是一盤棋.所以朝核問題才會與台海甚至南海局勢相聯結.只是她太過唐突,把大國博弈的真心話拿到電視上講明了.但如果我們依照她的理路把朝鮮和台海換位思考,就會發現北京的謙遜克制其實來自於無力干預現實,而北京對朝鮮”和平小國”的一廂情願,就像對台灣島內民意走向的誤判.
朝核困局是中國的長期發展戰略選擇與地緣慣性的矛盾.中國近三十年的長期發展得利於世界秩序,但朝鮮發展核武卻是對半島平衡的挑戰.在長期的發展上,韓國與北京的共同利益遠大於中朝,這也是朝鮮焦慮的根源.
戰後韓半島的主要變量就是南北差距的持續擴大,韓國的國力與正當性都遠在朝鮮之上.早在1992年中韓建交,北京就已經在朝韓之間做出了選擇,但卻因為路徑依賴與決策的僵化,讓金家三代擁核自重,危及區域安全.北京可以通過援助讓朝鮮延命,卻無法阻止金家政權殘民以逞,窮兵黷武.北京主張的半島非核化面臨破產.北京說服自己唯一繼續支持朝鮮的理由就是地緣緩衝說,但朝鮮製造的麻煩與對中國信譽的損害只會有增無減.
如果未來中國必須面對一個南北統一且擁核的韓國(或許還加上日本),其遠因就是北京長期的戰略誤判.誤判局勢且無做所為的根源在於中國的政治結構,也就是生產于博士之流的同一個體制.事實是共產黨越來越無法有效地保衛中國在東北亞的地緣利益,而且朝核不會是中國唯一的困局.在全球化與冷戰尚未縫合的地緣對抗中,從緬甸到利比亞,北京都是長期下注卻幾乎血本無歸.
而從台灣的角度來解讀朝核局勢,除了理解中國的困境外,其實該有更深的體會.
如果把台灣自比北韓,台灣的氫彈是什麼?台灣有什麼戰略性的嚇阻力量,可以讓強國卻步?老實說,神器無他,就是民主與透明,再加上在產業上能與韓國並駕的勵精圖治.
但朝核給台灣的啟示還在於處理大國關係及如何面對不對稱軍事相持.
曾經參與台灣核彈研發的賀立維最近出版回憶錄,他回顧一九八八年張憲義的叛逃事件,張是國軍 ,他在蔣經國去世的前一天全家飛美,向和盤托出台灣核武發展的資料,導致美方在三天後查封台灣所有的核設施.賀立維認為”像張憲義這樣的美方臥底,不會只有一位,甚至應有更高的領導在護航”.
張憲義事件已經發生近三十年,台灣也從戒嚴體制走到政黨三次輪替,但政府徹底清查了美方的高層臥底嗎?還是心存僥倖地覺得這些臥底是台美關係的保證?
從單一後果來論,我們該慶幸台灣在美國的干預下成為無核國家.但美國對台灣軍情高層的掌控,超乎常民的想像,也成為綠營執政思考的死角.如果真把台灣的主權與安全當回事,當權者就不應該放任國門洞開,讓重要情資盡在美國手中.
相應於中國官民在北韓問題上的分裂,台灣應謹慎注意美國社會對台承諾的分歧.中國巨大的經濟量體,不難在美國社會中找到利益的代理人.台美軍售的象徵意義大於安全實質,而且對美國社會包含面太窄.理論上來說,思想解放後的中國可以走出朝鮮困局,而與中國全面和解的美國,是否也可以放下對台的安全承諾?
台灣應該對自己的安全處境深謀遠慮,暴虎憑河式的冒進絕不該被鼓勵,但對於挑戰大國劃設的紅線,朝鮮總是太過,而台灣卻是往往不及.
從海灣戰爭至今,大國必須了悟優勢武力不再是地緣困局的最終解方.
美國對北韓實施斬首突襲不難,但難在收拾戰爭殘局.北京要製造台海恐慌也不難,一旦兩岸有警,百萬台商頓成人質,但難在威嚇之後又無力根本改變現狀,台灣只會更行更遠.台海的主要變量仍然是經濟差距的持續擴大,但經濟無法單獨改變地緣現況.兩岸與韓半島的最關鍵差異,就在於全球的經濟邏輯基本貫通台海,而朝鮮仍然遺世獨立.
地緣政治是一種穿越修辭與人為邊界,直搗根本力量對比的思考習慣.百多年來,朝鮮半島與台灣命運相互交纏,如今歷史又走到一個新的拐點.洞察東北亞,台海安危可知矣,想想與朝核暗暗連相連的台海局勢,或可讓被綁架的藍綠民意醒一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