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翠湖畔,有一座建於1909年的陸軍講武學堂.廳舍模仿法式軍校的格局,但官署立面與露台之間,通廊仍是中式的黑瓦挑簷.就在這個洋華揉合的氛圍裡,民國培養了第一代的本土將校.而正是這一群軍事菁英,讓地處邊陲的雲南登上民初政治舞台的中央,而其中的代表性人物就是蔡鍔.
蔡鍔(1882~1916)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流傳在講武堂師生間的民報增刊 攝於昆明講武學堂紀念館
其實蔡鍔並不是雲南子弟,但風起雲湧的局勢卻讓各省新軍的鋒頭人物聚合在昆明講武堂.側身教職員的同盟會員把清廷用來鎮壓革命的軍校,變成鼓動革命的大本營.當時的新派軍官,是集新知、紀律及民族主義於一身的組織性力量.辛亥前後,當鄰省四川的官紳只能以請願來保路時,雲南的進步勢力早已經掌握了關鍵的武裝力量.於是武昌槍聲一響,蔡鍔與同僚即迅速掌握雲南的軍政大權.督軍政府倡議共和體制,並興辦教育與實業,讓滇省氣象一新.
但蔡鍔人生的頂峰更在於討伐袁世凱毀憲稱帝.雲南為首義之省,得到各省呼應.三路護國軍挫袁軍於川湘黔,最後洪憲鬧劇以袁之猝死而草草收場,共和得以存續.其實在民初南北協議的局勢中,破壞約法的一方是南方的國民黨人,只要袁不稱帝,法統與實力派督軍都在北京一方.而袁稱帝之後,國民黨人多半是口誅筆伐,真正起身行動的骨幹反而是講武堂的南方子弟,朱德曾說他的前半生就是受蔡鍔影響,從知識的傳承上來說,昆明講武學堂是黃埔的前身,也是地域自主的預演.
蔡鍔33歲精彩的人生,史家已經多有著述.一百多年後,當下的中國又重新面臨權力集中於一人的歷史關口,雲南講武堂的歷史值得今人再思.
辛亥前後的雲南為何能開風氣之先,集結各省秀異之士,並在憲制危機中領袖全國?臨邊開放固然是優勢,但絕非內省雲南獨有.滇省的官紳能審度時勢,並以決斷果行的方式保衛地方利益才是關鍵.
從講武堂的師生名單與文告中可以發現,當時雲南的的政治強調地方認同人才卻不盡歸於豪族.講武堂生員基本上以雲南為主,卻也不排斥他省及他國的俊秀.省級政治的正向循環必須對外呼應世界潮流,對內抗拒門閥壟斷,以進步的價值強化地方認同.雲南與當時的湖北約法及後來閻伯川治下的山西都是中國地域良治的摹本,而台灣民進黨最初累積執政口碑的宜蘭,也有類似的政治傳承.
但地域的認同是秦制的大敵,歷來帝王皆除之而後快.
蔣在抗戰時全力壓制滇桂兩系將領,毛在解放後整肅東北的高饒,拔除任何地域自主的可能.鄧小平在掌權後,在特定的省份採行分封制,如廣東的葉劍英家族與內蒙的烏蘭夫家族.但人才薈萃於一省的盛況,卻極難再現.如果以昆明講武堂的的標準來贓匹近20年來的中共政壇的人物,上海的陳良宇勉強可以對號入座.
作為基層出身的封疆大吏,共產黨官員的習癖陳良宇應該都不會少.但他仍然是近三十年來最能黏著地方長期利益的”土豪”型政客.他主政上海期間,確定了自貿區與世博會,並以洋山深水港克服了上海外貿的短板.陳良宇與其他流官不同之處在於,他有意識地保護上海當地的利益,並且不惜每每與胡溫叫板.
十多年後來看他與溫家寶的爭論,其實是與發展與均衡熟先熟後的問題相呼應,而且陳良宇對上海的定位具有前瞻性,他準確地掌握了全球首要城市發展的優先順序.但中共黨內看來不是個講理的場所,每任總書記即位之際,總會抓個省市一把手來反貪祭旗.陳良宇雖號稱有江澤民的暗助,最後仍栽在社保基金的爭議中.
上海出身的作家李劼回憶道,說”這個城市對現代文明的執著,對自由不可遏止的嚮往與忠誠”.他回憶起解放後上海的車間工人,也對古典音樂知之甚詳.李劼文中細數從豐子愷到木心所代表上海的心靈自,.若對照今日上海文化界的平庸墮落,幾可確定那個引領時代精神的上海已經一去不返!
陳良宇被整肅後,上海官員無不謹小慎微,繼任者韓正連口稱”上海市民的福祉”都成為新聞.上海選擇在經濟上一馬當先,卻在政治上獨善其身.上海就像一頭牛一樣拉動長三角甚至全中國的經濟,卻低估了自己在近現代化過程中的領頭作用.近年來上海除經濟表現外乏善可陳,連結中西的首要都會,若在思想解放與制度興革上自我繳械,其結果是連經濟領頭羊都未必做得成.
魔都上海的政治天花板,正是因為陳良宇這類的人物不可能見容於當前的中共體制.八千萬共產黨的官員中,不乏善治的能吏,但大多是明哲保身的流官.
流官可以拉動GDP,但不能表達地方的長期利益,更無法在關鍵的時刻,團結地域,帶動風潮,矯正再次集權的逆流.
以中國現有的體制,按血統分封則懼諸侯起異心,郡縣流官則無恆常利民之心,無法以憲制及慣例的框架,把各方秀異雄拔之士有效整合進政治系統,是一黨體制的根本危機.須知地域的善治是共和的基礎,失去地域的認同與對中央的牽制,國家只會成為榨取的機器.
陳在任上海一把手時曾說:“服從必須有道理,沒有道理要求絕對服從是不現實的。黨中央要求地方絕對服從,首先黨中央要有道理,要說得服人,要允許內部辯論和公開辯論”.對照起今年兩會前,習核心要諸央媒姓黨,陳良宇的話不是更有溫度些?
照共產黨的的往例,被判刑十八年的陳良宇有望在今年假釋出獄.這樣的人才也許很難再有機會為上海服務,但其實真正可惜的不是陳良宇,而是曾讓中國耳目一新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