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修20160613[原文經刪修後登載在新新聞雜誌】

甫卸任的馬英九申請訪港,讓蔡英文的府院在准駁間左右為難,最後以維安及機密為由否決.綠營認為馬以突襲方式申請並不尊重新政府,而且港府之所以會放行必定先請過示北京,難保國共私下又有密約.而馬英九為表自清,決定當天往返,而且全程開放採訪,馬辦認為卸任總統月內出國早有前例,府方的否決不但不尊重卸任元首,也傷害台灣民主”.

這真是無事生波,因為馬沒有非去不可的必要,蔡的否決也沒有充分的理由.

香港的邀請方是亞洲出版業協會(SOPA),其宗旨是支持亞太新聞自由”,馬卻準備談南海與兩岸關係,基本上文不對題.若說習馬可能藉此密謀也十分無稽,近來香港對中南海來說,幾乎是一鍋沸鼎,而今年的北戴河會議將會決定十九大的人事,習近平正與多方密集博弈,未必樂見一個卸任的台灣總統此時到港來添亂”.

如今都什麼時代了,國共真要有密使密約,還一定要約在香港辦演講才能見面?有人認為馬若成行應該自稱台灣總統,並對占中表態,甚至批判香港一國兩制.馬若有膽識在中共的地盤對北京嗆聲,固然值得鼓掌.但此君八年來大權在手,都講不出什麼影響大局的洞見.,如今馬一介公民,能起多大波瀾?否決馬的首次出訪,蔡英文顯得自信不足,氣量狹小.

馬訪港事件再次凸顯了藍綠之間信任極淺,蔡英文仍然不像一個全面執政的領導人.但也許我們該用完全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台灣有個熱愛出訪並喜愛用英文演講的卸任總統.

我的建議是,蔡不但應該核准馬訪香港,還應該公開委以重責任,請馬當特使走訪香港,傾聽各界心聲,並表達台灣的看法.而且如果馬此行反應不惡,往後APEC或其他國際場合,蔡還應該慎重考慮請他代表台灣出席.

蔡英文這個offer應該出自真誠,但不必排除對馬曉之以政治的利害.馬起初一定錯愕扭捏,覺得自己以卸任總統之尊擔任綠營特使必定是屈就.而且馬首次出訪申請就被蔡否決,馬對蔡一定心懷不滿.

此時,蔡英文可以從三個層次來說服馬英九:

首先,卸任元首代表國家出使特殊任務是先進民主的成例.

前有芬蘭卸任總統及西班牙前總理調停亞齊與拉美內戰,後有美國的卡特訪問北韓解救人質.馬英九一生最服膺美國,蔡若誠懇委以國事,馬必定難以推辭.

馬曾任八年的台灣總統,代表性絕非連蕭可比.並且是唯一以現職身分與習近平把盞言歡的台灣領導人,論特使的經驗與資歷,台北政壇無人可出其右.北京也許對蔡英文持續冷眼,但總不能完全不認老朋友馬英九吧?

其次,蔡總統要公開肯定馬前總統在海外華人的形象.

雖然馬在台灣人氣已萎,但欣賞外國領導人總像隔岸觀花.全球各地華人把他們現實中的不滿,投射到馬英九身上.虛實可以不計,但卻是台灣的形象資產,蔡總統應懂得珍惜

所以馬英九訪港千萬不用急著回來,港府,商界,學生自治團體都應去走走,甚至中聯辦要見面也無妨.而且既然是總統特使,綠營也別在馬的發言上斤斤計較,都用他自己說過的話就夠了.馬曾說過自己絕對不會在外批評自己的總統,應該給他機會證明.

最後,蔡英文應該以追查黨產及司法特赦作為手段,讓馬英九知所進退.

如果馬英九願意合作,配合府院推動藍綠和解與兩岸對話,蔡英文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將與馬相關的訴究,可緩則緩,能免則免,必要時總統給予特赦.

馬自然會審都時勢,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馬之好名保身,甚於愛黨救國.只是藍營中竟然還有人期待他再擔重任.

其實擔心馬會賣台的人都是高估了他,但也別因為他的執政表現而低估了其人的表演才華.知情者都明白,以為馬的才具足以領導變局中的危邦實在是誤會一場.但馬的長處非常適合當外交官,只要照本演出將會十分稱職.

知馬者也都該瞭,馬長期在親美親中之間擺盪猶疑,對東亞大局心中素無定見.而馬對藍營其實並無真正的使命感,只要有機會讓他在媒體前感覺自己的存在,又可免於政治追殺,其人何樂而不為?

蔡要說服馬不只要情真意切,還必須權力穩固,內政修明.而台灣內部團結的關鍵就是藍綠和解,蔡英文若想有所突破,自然不能畫地自限.蔡在臉書上可以分享國民黨魁洪秀柱聲援老榮民的貼文,蔡英文這一連串拉藍補綠的橋段,獨漏馬前總統,豈不怪哉?

若蔡真能把馬拱上國際檯面成為特使,蔡本人將是最大的贏家.不但大有益於藍綠和解,卸掉藍營阻擋內政改革的力道.而且台灣的政治與兩岸關係,將會進展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一個願意為民進黨府院出訪的馬英九,勝過上百條反歧視與轉型正義的條文.而馬若成功地轉型為蔡與習的對話橋梁,後世歷史也許會給他相對公正的評價.

也許有人擔心藍營會激烈反彈,其實藍營的檯面人物若意屬黨權或有志總統選舉者,最忌諱的就是馬英九班師回黨.馬若完全脫超於藍綠,他們當會喜不自勝.

當然現實政治不脫人性.我也知馬為蔡使的可能性不高.

實因蔡看來並非大開大闔之主,而馬則確是小氣且過氣之君.不要總統都選過了,藍綠的延長賽還沒完沒了,明知勝負已定,輸贏雙方就應該重新界定彼此的關係.

但台灣終究要走向和解與整合, 2016年是有可能成為台灣政治的分水嶺,端看博弈各方如何出手.實情是蔡手上的好牌不多,馬能起作用的時間也有限.

這次申請訪港蔡馬不歡而散,下次APEC,蔡馬兩人還有機會認真想想嗎?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