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修2016822[原文經刪修後登載在新新聞雜誌】

在緬甸政黨輪替後, “女士翁山蘇姬上周再次訪問北京.她雖然不是總統,但中國以元首的規格款待她.中共黨媒稱許她不再僅追求西方的好名聲”.言下之意好像是說:人權不能當飯吃,執政才知當家難, ,緬甸若要發展與實惠,還是要到北京來拜碼頭.

其實中國只是緬甸未來的經濟發展的一個局部,主要集中在地產與基建部門.從國土的布局來說,緬甸把北部的軍港皎漂(Kyaukpyu)租借給中國,讓油氣管線直通雲南.南部以港口梅淡棉聯通泰國的暹羅灣,而緬甸發展的核心,則是在新都奈比多到仰光之間形成的經濟走廊.其中指標性的迪洛瓦經濟特區(MJTD)由日商主導開發,目標對準從中國與東協出逃的資本,準備取代珠三角成為世界工廠.

這些戰略性的產業規劃,都是登盛在任總統時確定的,既呼應了美國重返亞洲的戰略,又安撫北京對緬甸民主化的不安與能源通道的需求.緬甸的轉型,可以說是登盛與翁山的在中美之間的雙人舞.緬甸的構想是同時面對美日,中國,東協與印度四大市場.既然中國不是緬甸發展的唯一保證,為何翁山還要風塵僕僕,兩入北京?

對翁山而言,親訪習近平是要確定這個北方的強鄰不致成為內部紛擾的來源,斷絕緬甸軍頭們與割據任何非和平的政治意圖.而北京正在仔細觀察這位稀客,自然不會急著逼她簽下城下之盟,所以密松水庫不會急於一時續建.習兩次邀訪翁山,都是繞開解放軍與外交部兩個傳統對緬的管道,同樣的思路也造就了15年底的馬習會.

翁山往日的盟友一定有人會說她此去北京是叩頭外交”,但翁山畢生奮鬥的目標就是促成緬甸的民主轉型,而發展與族群和平是民主鞏固的基礎.中國以往的政策在緬甸的新局中幾乎全盤輸光,但習近平並不想就此認賠.政治家翁山蘇姬從中國變動的政局中,看到了重建緬中關係的機會.

下月初香港立法會就要改選,立法會主席(議長)曾鈺成日前受訪,表明不排除參選特首,他明確表達不認同特首梁振英對待反對派的做法,但相關新聞在內地隨即被屏蔽.

左翼運動出身的曾鈺成,歷任立法會主席多年,幾乎唯一民主派與親北京力量共同認可的人物.此君歷來總在選前放話要參選,但都在最後一刻缺席.然而這一次,曾本人已經不再連任議席,若不參選即是裸退,而香港政治也走到了非變不可的關頭.

歷經雨傘運動,香港社會對立的氛圍陡然升高,特首梁振英的民望卻持續走低.倡議港獨的候選人被排除參選,Anyone But CY(CY為梁名英文縮寫)的聲音在坊間卻四處流傳.曾鈺成若是入閘參選或輔選其宗親財政司長曾俊華,必然成為倒梁的主要推手.而這一切若依序發生,代表習近平已經繞開中聯辦的治港模式,重新設定的港中政改議程.

在習設想的路徑圖中,2017年的香港特首選舉,是準備向港人與世界表明,即使是間接選舉,仍可以有真實的競爭.北京能夠容忍當選的人馬不只一組,甚至可能超過兩組.一旦選舉開跑,1200人的選舉人團,就會出現複雜的換票與利益結盟.這絕不是完整的民主,但已經走出由皇權欽定特首的老戲碼.

在習的政治盤算中,一定保留著以選票罷黜現任特首的可能性,既可以一解香港民憤,又可以拔除長期盤據省港的平西王”.而明年的香港特首選舉,或將成為中國2022人大憲改的預演.只要是一個允許有限競爭卻結果可控的人大選舉,就可以為習近平轉型為總統鋪平道路.中國若出現普京型的領導人,只要民意支持,自然可以連選連任,不受黨內十年任期的限制.

香港的政治變動已經與習的憲制變革互相綁定,政治老手曾鈺成當然也了然於心,他想利用這些空隙,讓香港的普選再往前走一步.

台灣面對中國的處境,大致就在緬甸與香港之間.

南海仲裁與南韓佈署薩德之後,中國的地緣處境持續惡化.習在緬港兩處的突破性作為,未必能完全扭轉中國的困境.習需要在清洗舊組織的同時,證明自己能夠不斷突圍.與長期對緬的解放軍與只辦不聯的香港中聯辦類似,對岸吃台灣飯的眾多官員與智庫,也面臨了習的清洗.但馬習會之後,習對台尚無任何創新的作為.對台灣來說,中國政體轉型的過渡期已經開始,完全執政的蔡英文,該如何善用這個機會之窗?

比起翁山與曾鈺成,蔡英文或許沒有直通北京的管道或諾貝爾和平獎的光環加身,但蔡比起兩人,無疑更有民意基礎與體制資源.臺灣的國際空間受限,但海峽兩岸的變動從來都是地緣矚目的大事.常識都可知,兩岸和平的桂冠,從來不都會落在已經心屬對岸的藍營人物頭上,而是屬於敢於越界握手的綠營總統與推動民主的中國領導人.

推動政體轉型的過程中,習所面對的凶險,遠勝於蔡.蔡有以逸待勞的優勢,卻不能無所作為.沒有人敢保證習一定可以過關,而且習鎮壓的民權紀錄仍歷歷在目.但在對外關係上,習近平將持續尋求突破,以累積政改的資本.翁山就是看清習的處境,才敢以民意為基礎,跨越以往的隔膜,取得緬甸民主派與北京關係的重大突破.而曾鈺成則是洞察特首選舉與習政改布局的連動,準備政治生涯的最後一擊.

中國的政治變動提供鄰邦改善關係的機會,至於這個機會能持續多久?至少明年的19大前都在,也許還可以延續到2022.一旦習解決了權力合法性基礎的問題,全世界都要面對一個比普京權力大上三四倍的中國總統,尤其在經濟的領域.蔡英文現在的處境或許在翁山與曾鈺成之間,未來兩岸有可能比中港關係更糟,但蔡也有可能比翁山得到更多普世的讚譽.

建制派的曾鈺成可以認同香港核心價值,真誠地與民主派交往.反觀蔡英文的左右,少有像曾鈺成一樣,真心擁抱民主價值卻能被北京容忍的人物.許信良也許是少數的例外,把王金平當曾鈺成則完全是錯比.而蔡本人在兩岸關係上,看來也缺乏翁山敢破能立的格局,這正是蔡習見面機會渺茫的根本原因.

面對機會與變局時,沒有行動的修辭何其蒼白無力.但以目前看來,修辭還真是蔡英文僅有的強項.這位總統的問題,在於過於扁平地看待歷史發展與自身的可能性,而遠非內政上的諸般猶豫.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